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 友好交流
四川省友协与德国艾会合作简况
(截稿日期:2014年9月9日) 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简称艾会)关注四川并在四川开展合作交流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而转折点的出现是在1984年5月。 据艾会有关人士披露:1984年5月,邓小平在京会见来访的德国社民党主席、前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时,谈及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和自己的家乡四川。这实际上引起了艾会对四川的极大兴趣,促使艾会作出了在成都设立在华首个办公室(德方称办公室,中方按有关规定称项目执行人办公室)的决定,并且于1985年将此决定付诸行动。 按照当时外交部和四川省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四川省友协作为艾会与四川合作的归口管理机构,一直是艾会在川的主要合作单位。自1985年起,四川省友协与艾会得以正式以签署合作协议形式开展合作。双方当时提出的诸多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新课题对四川的改革开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合作的前10年(1985年——1994年)间,四川省友协和艾会共同组织、实施双方在川的合作项目。其间,艾会于1988年安排德国北威州州长、社民党副主席、艾会副主席约翰勒斯·劳访川并与四川省缔结了友好省州关系。艾会驻成都的四川项目执行人办公室自此也承担了北威州与四川省所有合作交流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艾会于1994年4月关闭在成都的四川项目执行人办公室并委托四川省友协负责双方此后在川所有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2002年以前,四川省友协与艾会以每两年续签一次合作协议、双方每年年初在成都共同规划并商定该年度合作计划的方式开展合作。2002年以来,双方同意改为每三年续签一次合作协议。艾会在川业务合作单位主要是30多家省直相关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群团组织,长期保持合作关系的有大约20多家。双方每年在川实施的合作项目约10多个。 30年来,四川省友协与艾会在川共同实施的项目多达300余个。艾会派遣来川讲学、咨询、考察的专家学者累计超过120人次;我省有关单位应艾会邀请赴德国访问、考察、培训等的团组达40多批,约300多人(通常由艾会承担在德费用,个别情况下还承担国际及中国境内往返机票);艾会提供给我省奖学金生名额约40个(绝大部分学成回川后成为科研、教学、生产的骨干,有的获得国家、省内有突出贡献奖,有的走上省级及省级机关和省内高校领导岗位)。双方共同实施的如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及国土规划、乡镇企业发展、智力开发与促进就业、灾后重建与恢复等合作项目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艾会始终把“促进四川农村地区发展”作为自己在华开展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四川省友协一道,结合四川实际,为四川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实实在在做了不少有益工作,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为加深中德友谊,扩大中德合作做出了贡献。艾会成为了四川对德合作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对德、乃至对欧盟展示四川改革开放成就的一个重要窗口。四川省友协及省内各有关单位对与艾会长期友好、充满互信的合作均表示满意。 |
上一篇:艾伯特基金会简介下一篇:推动新型城镇化 保护农民财产权

- 04-01赓续传统友谊 共促人民友好 ——加拿大白
- 03-31绵阳市对外友协积极推动国际医疗交流合作
- 03-28省对外友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部署开展深
- 03-19凉山州开展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联谊活动
- 03-14省对外友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
- 03-10为国交友绽芳华 巾帼建功新时代
- 03-04刘全胜会长会见艾伯特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
- 02-282025中国(四川·重庆)—日本防灾减灾交流
- 02-25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 尽心竭力为党工
- 02-05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召开常务理事会会议
- 01-26省对外友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
- 01-14省对外友协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和春节走访慰问
- 01-09合力推动川斯交流合作行稳致远
- 01-08“我在阆中过腊八”——在川留学生、外籍教
- 01-06在川留学生、外籍教师踊跃参加成都世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