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历史沿革

 

       四川省的对外民间友好工作,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从一开始就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也得到了全省各有关部门、各界人士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一直是全省外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9年10月5日,中苏友好协会在北京成立。根据总会的指示和章程,西南行政区及四川省等相继成立了总分会、分会。1950年5月5日,中苏友好协会川西分会及成都市分会在成都成立。同年5月18日,中苏友好协会西南总分会及重庆市分会成立,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贺龙同志任会长。11月6日,中苏友好协会川北分会在南充成立。11月7日,中苏友好协会川东分会在万县成立;同日,中苏友好协会川南分会在泸州成立。1952年9月,随着四川省行政区划的调整,在中苏友协川西、川北、川东、川南分会的基础上,合并成立了中苏友协四川省分会,四川省省长李大章同志任会长。10月31日,设立中苏友好协会四川省分会干事会,负责处理协会的日常工作。1953年,我省工会、青年团、妇联、青联、科普协会、教育工会等组织以团体名义加入协会,成为中苏友协四川省分会的团体会员。这是我省第一个国际性友协。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中苏友协西南总分会及四川省分会成立后,在加强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学习、介绍苏联,推动四川省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六十年代初,因中苏关系恶化及“文革”影响,这个组织已不复存在。
       1954年5月3日,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简称“对外文协”)在北京成立,1966年4月20日改组为“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友好协会”。1960年,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四川省分会在成都成立,设会长1人,副会长6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5人,委员22人。至60年代末,接待了多批来川访问的外国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宗教等代表团组,同时也组织文化艺术团组出国访问演出,与有关国家互办展览会、纪念会、交换资料,向国外介绍四川省文化建设成就,发展友好合作关系。1969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友好协会”改称“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从“文革”开始至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外事任务的需要,我省有关的负责同志常以对外友协四川省分会会长、副会长或理事等名义出面参与相关活动。受“文革”影响,该组织在这期间实际处于停滞状态。
       进入八十年代,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式和任务需要,根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章程》,中共四川省委于1981年6月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四川省分会(简称“对外友协四川分会”),省委书记杨超同志任会长(当时设有省委第一书记),理事会理事27人,其中副会长9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2人。1984年2月,省委决定由分管外事工作的副省长何郝炬同志任对外友协四川分会第二任会长。1985年1月,何郝炬同志担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后,省委决定由原省外办主任张惠明同志任对外友协四川分会第三任会长,同时任省外办党组副书记。为了更好地开展对外友协四川分会的工作,1985年12月经四川省编委批准,设立对外友协四川分会办公室,编制12人,承担省友协的日常工作,使我省的对外民间友好工作有了较快发展。1987年和1989年根据工作需要,经省外办党组批准,省友协先后两次增补有关单位22名同志为理事。至此,省对外友协理事会共有理事53名,其中会长1人,副会长9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3人,省友协的组织架构基本形成。
       为了加强对我省对外民间友好工作的领导,1986年6月省委决定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同志兼任对外友协四川分会名誉会长。
       1987年1月,根据中央批准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章程》的规定和全国友协通知要求,对外友协四川分会改为现在的名称: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简称“四川省友协”)。

 

 

川友协

 

TEL:028-84390473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东三段100号

Copyright © 2023 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1601965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248号

州维科技 技术支持    本站已开启 IPv6 访问

返回顶部